藤央。

醒来明月,醉后清风——《昭和元禄落语心中》

渔果:

醒来明月,醉后清风——《昭和元禄落语心中》


真的是流着泪,不让眼泪啪嗒啪嗒滴在键盘上小声地啜泣着,写着这些文字,哪怕这样,也觉得拙劣的文笔表达不出心情的万分之一,表达不出这部番剧亿分之一的好。


人说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,每个人对同一个形象和同一个故事的理解不同,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价值审美,自己的演绎从中而生,再看其他人的全是总有种,吃粽子却没有盐,吃饺子却没有醋的遗憾,那种画龙却无法点睛的不完美,无论别人如何恭维追捧,自己总无法说出由心而生的赞美。


《昭和元禄落语心中》就是这样的作品,它冷到喜欢它的人为它的销量而心寒,却也优秀到让不喜欢它的人总也能找出不少优点,不情不愿也要点点头,承认它的优秀。


作为一个夜猫子,我总是无比抗拒睡觉这件事,原来总不知道为什么,却不愿去想,明知道自己在畏惧,却怕到连思考自己害怕什么都不愿意。一个胆小鬼,蜷缩在被子里,不愿意看向昏暗的天空,仿佛会被它一口吞下,连影子都剩不下。


晚上看了这么一句话,说现在的人,表面上无比快乐,无比乐观,在别人面前摆着架子,内心的崩溃和痛苦却一点点堆积,哪怕是崩溃到了极点,无声无息痛苦地哭一场,也不敢去想死这件事,因为胆小到没有死的勇气,也弱小到没有选择死亡的自由。


最畏惧的,不是生活艰难,不是目标远大,不是爱恨别离生老病死,只是简简单单的明天而已。


想到明天会到来,就畏惧得不敢闭上眼睛,因为害怕下一刻再睁开,看见的,就是明亮的第二天的光景。然后再挣扎着苦痛着,等待夜晚降临。


我就突然明白了,我已经脆弱到对自己的明天都心怀恐惧。


想想看,真是更觉得羞愧,活到这么大的年纪,学了这么多的东西,走过这么多地方,也终究没能变得足够优秀与勇敢。


有些番剧像鬼灯的冷彻,发自内心引人一笑,还是愿意是不是拿出来温习,有些番剧像火影、死神,已经不是番剧这么简单,而是一同成长的轨迹,总感觉放下它就像放下了自己,也有些番剧,像昭和元禄落语心中,让你感到化不去的哀伤,也有数不尽的心酸,甚至没有勇气看下去。


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的故事。


但我不愿意多讲,人说苦闷讲给别人听,自己就能舒服些,但讲出来的同时,其实也是一遍遍地回忆,一遍遍在旧伤上划下崭新的伤口。


这部作品之于我,便是这种痛到如此。一直觉得不同作品同阅读者之间的关系,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,鬼灯的冷彻是一位偶尔见到,见到就不自然微笑的,元气满满的朋友,排球少年则是充满无限勇气的年轻人,坡道上的阿波罗是边走边唱的沧桑歌者,火影则是会在你困倦时露出鼓励的微笑,摸摸头的长辈。


而昭和元禄落语心中,是坐在角落里,懒洋洋地抽着烟管的老人。只用一个眼神,就能让你只能凝视着他,半分话也说不出,过了一会儿,哽咽着走过去,枕在他膝上,安安静静、痛痛快快地哭一场,在袭袭飘升的烟线中沉沉睡去。


那是文化、岁月和人,共同织就的独一无二的织锦。美得如梦似幻,遗世独立,充满着年代感的缱绻。


从前看乐器,小提琴便是小提琴,古筝便是古筝,哪怕听到精彩到让人拍案叫绝的演奏,也只是闭上眼睛,沉积在乐声中,却看不到画面,感觉能够飞翔,睁开眼睛,却就坠落在现实里。


但看过昭和元禄落语心中之后,才明白真正赋予这些乐器书画灵魂的,是人,是人同他们发生的故事,是传承,是创造,是挣扎,是共鸣。除去这些,它们便只是器物,失却了灵魂,在博物馆里,在玻璃罩内,发出无人理解的叹息声。


我已经是一个八云痴了,这么说或许有几分不对,我爱的,或许终究是那个叫着菊比古名号的的男人,名字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啊,从师傅那里接过它,接过沉重的历史,成为这漫长画卷的描绘者,无论多么辛苦,都活在这个名号下,如同一张面具,和人牢牢紧贴在一起。


失却了自己名字的我们,还是我们吗?


真正珍贵的,应该是名号下的东西吧,不是谁谁谁的儿子或者女儿,也不是象征着什么,代表着什么,也不背负着别人的期望。


真的希望他可以这样自由,不用做痛苦的八云,而做快乐的菊比古。


明明是自己要背负一生的东西,却不能由自己来决定,仿佛一条牵着风筝的,牢牢的线,告诉你,你是谁,你属于哪里,哪怕你抹去身上的印记,改变自己的容貌,到头来,也欺骗不了自己和他人的记忆。


哪怕你想要自己成为Angelababy,到头来,大家也渐渐明白过来,你也只不过是杨颖而已。


所以啊,我爱的,只是那个害怕被别人抛弃,却坚强地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,为了保护而背负仇恨,为了心中的艺术,什么都可以抛弃的,残忍的男人。


大家都畏惧对其他人残忍的人,因为害怕自己受到伤害,却敬佩对自己残忍的人,因为知道受伤是多么可怕的事情。


菊比古,大概就是后者。


这个可以心狠到,要带着自己最爱的落语去殉情的男人。


满心都是殉情的人,怎么会人世有所眷恋呢?然而他又如此温柔,为了小夏,为了故人之子,或许怀有私心,还是这样痛苦地活了下去。


没有比他更美的男人了,无论是优雅、妩媚、知性或者俏皮,不经意间,你都能在他身上看到,明明应该是属于女性的独特韵味,却在一个男人身上达到了完美。


最让人不甘心的,莫过于,就连岁月也抢不走它,这独一无二就像是一种气息,一种氛围,只会在菊比古身上存留。


美到让人叹息,纤细得下一秒就要被折断,却坚韧得连岁月都无法打倒。


岁月可以让人死去,可以让人叹息,却无法让他放弃自己。到最后,哪怕徒然颤抖着伸出手去,说着想要活,也能抬起头来,坦然地说着,想要说着落语,让自己最爱的东西伴随自己一同死去。


说起来不过是一个她爱上他,他却不爱她,为了报复他,她同另一个爱着她的他在一起的老套故事。但有落语的传承,时代的困境,和艺术的镜头语言结合在一起,自然就变得无比美丽,如同一只在挣扎中落下的鸟儿,发出哀伤的悲鸣,你只能伸出手去,却无法帮助它重回天空。


不过是一个痛苦的局外人,但却因为只能做一个局外人,而更加痛苦。


无论是分镜还是脚本设计,都充满艺术的美感。越看,越能感到人与人之间的羁绊,适当时候略带梦幻主义的演绎方式让人如坠梦中,更好地感受着不属于自己的感情。


如同黄粱一梦,如同酒后微醺,哪怕明月同清风让人不得不从中醒来,那种睁开眼睛,默默抹去眼角泪痕,深深叹息的幽怨感触,让人对这梦更增留恋。


我其实始终没有流泪,无论是菊比古失去助六的时候,还是第八代八云在樱花盛开的时节慢慢闭上眼睛,还是他同助六美代吉在死去的世界完成所有的遗憾。


这个叫菊比古的男人过得很痛苦,也很美丽,但这还未能让我泪流。


但直到我见到长大的信之助,我的眼睛瞬间模糊了,这是他啊,他们多么多么相像,无论气质、话语还是待人接物,终于是无法停止了,我看到变老的与太郎和小夏,看到深沉得爱着落语的人们,看到与太郎的女儿无法理解哥哥对于八云,对于他的执着,才明白,我为什么而哭。


因为再也没有他了。


爱着落语的人们是这样爱着他,雨竹亭的老板因为一场莫名的大火失去了曲艺场,却还是能微笑着说出,八云大师还在就是万幸。樋口明明是因为美代吉才去见八云,却就此迷失在落语,迷失在八云的世界,一生致力于还原和理解第八代八云这个存在。


可是之后的人,却再也见不到他了。


我能想象,如果小雪能够见到他演出落语,一定也会被这个人的落语打动,一定会因为死神而战战兢兢,也会因为他演绎游郭艺伎而脸红心跳。


然而,岁月就此带走了这份感动。


正如它带走了梅兰芳这样的大师,带走了肖邦莫扎特贝多芬,艺术因岁月而消弭,故事因缺憾而动人。


情感是明月,用它皎洁的光辉让我们从无数故事中看清自己,看清世界,而现实却是一股清风,将我们从动人的故事里带出,直面自己的生活。


而昭和元禄落语心中,在我心中,是足以作为里程碑的艺术品。它所带给我的打动,绝不是像学校组织的博物馆走马观花能够替代的。


我由衷希望,中国也能有这种充满匠人精神的作品,去宣传和发扬我们的文化。


我们的文化是多么美的东西。


正如与太郎在结尾时说过的话。


这么好的东西不可能消失的。


但却渴望这么好的东西能够为人所知,让更多人能体会这份快乐与满足。


这种心情,这种热爱,才是艺术创作和保护的原动力啊。


不是资本,不是自我满足,不是谋财图利,更不是像小人一样博取名声满足一己私欲。


真正美丽的艺术,是无私的。


真正充满内涵和价值的作品,或许伴随着个人的痛苦和牺牲,因为只有这样,只有殚精竭虑,为之生死置之度外,才是全心全意。也因此,这些作品会成为艺术家自身的写照,甚至是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的优美。


面孔的美丽弥补不了空洞的演技,华丽的特效也不能弥补尴尬的台词。


把钱给了错误的人,投入到了错误的领域,才是对资本的最大浪费。靠走一时的流量成为话题的作品,最终会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。能够打动人心的,永远是无声的真实,而不是张扬的虚伪。


每个人都为利益而行动,都觉得自己这样就算了,把继承与发扬这种沉重的负担留给别人,结果就是整体文化的落后与退步。


看着老版西游记长大的人,自然无法理解悟空传的荒谬。


看着白娘子传奇长大的人,自然无法理解楚乔传的尴尬。


我们看见张铁林只知道他是皇阿玛,看见张国立只知道他是纪晓岚,看见王琳只知道她是雪姨。就如同艾玛沃特森一生都必将活在赫敏格兰杰的阴影里,但一个演员,一生塑造一个经久不衰,无法被人遗忘的角色,才是真正的成功,这才是无形的奖杯。


而现在呢?人们看到杨颖只想到抠图,看到唐嫣只想到傻白甜,我们就知道,退步的是文化这个整体,一个看脸便可以沉溺的世界,怎么能够静下心来,看到容貌背后,真正灌注演员精力的演技呢?


真是可悲啊。


用看模特的标准去看演员,用拍广告的态度去拍电视剧。


得到的是,谁都不愿意看第二遍的垃圾罢了。


我是很想回过头去,看看纪晓岚,看看武林外传,看看83版红楼,可惜这些片子过于老旧,哪怕是高清,也没了现在这种感觉。


真心希望,那些老片子能够重置,哪怕是用技术让它们清晰一点,适应现在的屏幕比例也好,我宁愿闲暇时看看有味道的老片子,也不是爱情公寓那种抄袭外国电视剧毫无尊严的作品,更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种厚颜无耻的ID片。


道义自在人心。


那些指责现在的年轻人,口口声声说着人心不古,自己却为老不尊的人物,就像在地铁里大骂coser的大妈。口口声声说着这样的女孩带坏了自己的孙子,却忘了子不教,父之过,孩子是家长的镜子。有这样的家长,又怎么能希望孩子能够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呢?


希望国家能教育出更好的人才,却不愿在教育上增加投入,反而放任不合理的教育制度。


希望国家能拍摄出更好的电影,却不愿放开题材和审查标准,反而设立无数可笑的规定。


希望国家能拥有素质更高的国民,却不愿尊重事实的真相,反而宁愿控制舆论。


我们还差的太多太多,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但如果民众的素质和观念还停留在原来的层面,经济的发展只会出现畸态。


真正的自由是有所为、有所不为,而不是无所不为。


依靠不断建房卖地收获的GDP终有一天会消失,而终止这些荒谬的源头,是理智的思想和合理的教育。


看着喜羊羊,崇拜着炒作出的偶像,这样成长起来的人,创造的会是怎样的社会呢?


我无法想象。


我宁愿怀抱着传统,同我的执着一同殉情。


昭和元禄落语心中,心中这个日语词汇其中一个含义就是殉情,这个看起来不知所以的名字,其实才是这个故事的全部真实。


助六同美代吉殉情。


徒留菊比古一个人怀抱着落语,寂寞地等待时光老去,再同无法跟上时代脚步的落语一同死去。


我唯一觉得遗憾的是,在剧中,虽然有提到落语出现了新作,但剧集并没有展现出来,不得不承认的是,这种艰难而不为人认可的创新,在现实里,很有可能从根本上就是失败的。


但失败之前,是要有尝试的勇气。


像现在这样,满足于赚个盆满钵满,自己看着观众的反馈都觉得心酸的现实,倒不如让这些唯美的东西带着美丽死去吧。


生于忧患死于安乐,不仅仅是生存的现实,更关乎意识的存亡。


希望有一天,真正的艺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迎来真正的春天,当我们被这些真正的艺术打动的时候,能够喟叹一声满足。


而不是像元好问那样,在国家破亡之后,仿佛自我安慰一般感叹一声——老夫惟有,醒来明月,醉后清风。


 



评论

热度(25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